2008年6月26日星期四

机会主义的机会之窗 —— 瞧,杨德利这个人!

独立新闻在线百日维新特稿


我曾经在接受独立新闻在线专访时表示,第一个回马枪反出国阵的成员党,乃杨德利领导的沙巴进步党。在评价杨德利和进步党此次举动时,切忌抽离于历史的情景脉络,给予过高的评价。进步党身在国阵多年,曾经是引领半岛国阵—巫统东渡的马前卒,其功过要如何评价,必须立基于历史的反思。我认为,若不嫌比喻失当,杨德利的处境可堪和开放山海关让清兵进关的吴三桂比拟。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因为帮助清兵入关建立清朝,论功行赏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独霸一方。晚年吴三桂因为康熙意图“削藩”,废除其权势而造反,也不惜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可是许多人并没有忘记,天下第一大汉奸,乃吴三桂是也。最后吴三桂事败,康熙成功平定祸乱。

与吴三桂比较,杨德利的可堪比拟之处,乃他今天反对联邦政府亏待沙巴,有些他所反对的与他本身也脱离不了关系。他要争取沙巴权益,讨回政治自主权,难道不是他14年前背叛百林的团结党的后果?他曾经身为首席部长,难道不是因为沙巴没有了政治自主权之后,国阵中央论功行赏的封赐?308大选时还歌功颂德“只有国阵能带来发展”,100天之后就一直炮轰国阵忽略沙巴?讨回纳闽成为沙巴特区和追讨20%石油开采税又何时成为进步党的党纲? 为何避重就轻只反伯拉不反国阵,难道国阵政府(无论国州)的腐败,才是沙巴落后的根源?别忘了,杨德利执政时代的沙巴信托基金的政治污点,到现在还是不了了之。

进步党连一整套的政治方针都没有,只诉诸沙巴权益投民所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所谓的机会之窗,也不过是机会主义的机会之窗。将所有沙巴面对的问题都抛给联邦政府,是机会主义;不批评慕沙阿曼领导的沙巴国阵州政府,是机会主义;
剽纂反对党尤其是人民公正党的斗争议程,更是机会主义。当然,反思历史,批判杨德利和进步党的机会主义,不是反对杨德利“痛改前非”,更不是拒绝进步党“弃暗投明”。如果连参政初年有排华色彩的人民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都可以因为造化弄人而反省而改变,进而领导烈火莫熄运动,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现在进步党的勇敢作为,除了是机会主义的机会之窗,也可以是杨德利“将功赎罪”的机会之窗。既然是他当年识时务者为俊杰作为国阵—巫统东渡的桥梁,现在也不妨支持他好好将功赎罪,向国阵政府讨回我们沙巴汉失去的权益。

政治评论,不能太过理想化政治人物的举动,但是也不能妄顾现实的权谋和可行性。如今进步党在党主席杨德利领导下胆敢倡议在国会投首相阿都拉不信任票。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是空雷不雨,没有实现,周一国会复会两名进步党国会议员以人身安全为由而不见踪影,但是进步党那种随时准备面对被国阵开除风险的立场,仍值得人们给予敬意。毕竟,身为国阵成员党(而且是蚊子党)的进步党,能够有此勇气批评国阵—巫统老大,是史无前例的。从此,无论倒伯拉是否成功,巫统都不再是大家想象中的强大。这个政治效应,将延续未来,狭义上为国阵内部民主化首开先河,广义上可能成为促进政党轮替的契机。

(文中将吴三桂与杨德利并排,并没有指责杨德利为“沙巴奸” 的意图,更没有将巫统东渡沙巴渲染为种族情绪膨胀的意思。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明清政治不再是汉满两族的国家情仇,而是中华民族内部关外和关内的区域政治斗争。采取吴三桂的典故,只是绕添比拟的趣味而已。)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