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黄金机遇,争取沙巴权益
——大选之后的沙巴政局及其矛盾
一:怎样形容目前的局势?
目前的局势,乃第十二届大选之后,巫统一党独大的国阵制度崩溃,沙巴政治领袖企图利用手上增加的筹码,为自己谋求更大权力的博弈过程。1994年之前,沙巴政党政治基本上是个多党林立、易变性高和分裂度高的体系。1994年国阵执政所造成的转变,乃是沙巴政治稳定下来形成以半岛政治为楷模的巫统霸权体系。上一次2004年大选的结果,印证了这个巫统霸权体系的稳定性。可是今年的大选,半岛政治狂吹反风,巫统霸权体系的稳定性首次受到动摇。五州政权落入在野党的手中,连带皇室势力的崛起,在在让阿都拉饱受“跛脚鸭”首相兼巫统主席之苦。
说起来东马两州的国阵议员也得感谢成功否决三份二国会议席、执政五州的人民联盟。第十二届大选之后的政治新格局,凭空让东马两州的国阵成员党增加了议价空间。不是民心思变,东马两州也不会从国阵内部的边缘走向能够影响大局的主流州属。这边阿都拉亲身拜访,那边人民联盟伸出橄榄枝提供跳槽配套,真是左右逢源。所以,这个历史性的黄金机遇,东马两州应该充分把握。尤其沙巴州,必须站在重新检视立国20条款的基础上,讨回失去了的权益。
既然沙巴州领袖应该把握黄金机遇,讨回失去的权益,那么要怎样讨?继续呆在国阵内部讨价还价,还是应该争取最好条件跳槽人民联盟?一向来政治青蛙横行的沙巴州,是不是会发生如人民联盟实权领袖安华所说的——沙巴国阵议员跳槽,并最迟在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日)成立新的联邦政府?谁是跳槽者?在什么条件下跳槽?跳槽在政治道德上是对的吗?种种问题,预料将接踵而来。
二:争官职还有多少空间?
稳住国阵江山,东马两州的国阵成员党居功至伟。有鉴于此,群雄并起的沙巴政治,焉会放过讨价还价的机会?首先是争官职。沙巴巫统领袖包括州副秘书马稀迪(沙巴巫统的卡杜社群代表人物)连续放话大谈内阁排阵的不妥当,表达沙巴巫统的不满,要求依照胜选的比例来委任阁员;首席部长慕沙阿曼的胞兄阿尼法阿曼(金马尼国会议员)不愿接受联邦副部长职位的安排,都是沙巴巫统意欲施加的压力。
可是需要了解的是,不是每个辞官归故里的政治人物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稍后方辞去联邦副部长职位的加布(加拉巴干国会议员)的理由就可能不是同一个调子。就像其他的地方政治,沙巴政治一向来都有互不统属的派系。加布在沙巴巫统里不属于慕沙阿曼的阵营。阿尼法为了权力而以退为进,加布则可能为了其他理由而呈辞。
呈辞谣言四起的最高峰时期,甚至连沙巴巫统在联邦内阁部长级人物沙菲益(仙本那国会议员)也榜上有名。召《马来前锋报》点名盛传将会辞职的沙菲益,是慕沙阿曼在党内的最大竞争对手。大选之前一度传言慕沙阿曼的首席部长位置不保,由沙菲益弃国攻州接任。沙菲益被委任文化艺术部长,根据阿都拉首相的描述,这是一个莱益士都会哭泣的官位。沙菲益接连失利(失去担任首席部长的机会、被调任小部门),都是他呈辞谣言四起的原因。
除了两名国会议员拒绝受委联邦副部长,沙巴巫统异议派系“六君子”(包括加布和京那巴当岸国会议员邦莫达,以及一些不获上阵的前议员)觐见阿都拉。种种小动作让正当性脆弱的阿都拉在这时不能不碍于政治现实而有所对策。于是阿都拉亲自拜访东马两州,出招稳定军心——聆听州国阵领袖的心声,积极拉拢东马两州议员,以应付甚嚣尘上的人民联盟“在国会将提首相不信任动议”。
这一回合的结果是:沙巴巫统的班迪卡阿敏将是首位受委国会下议院议长的东马人;口不择言的邦莫达也受委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副主席。唯有新的内阁排阵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增加沙巴的代表性,只是得回本来的沙巴巫统固打。
如果连沙巴巫统只获得议长和国阵后座议员俱乐部副主席的回馈,其他要争取官职的国阵成员党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空间?无怪乎身为全州国阵内部最大华基政党的沙巴进步党,虽然在刚过去的大选中获得100%全胜纪录(二国会四州席),其联邦代表性竟然比不上只有区区一个山打根国席的自由民主党。在争取官职失败后,进步党唯有以“还有比争官职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为下台阶。
三:争权益更加无需妄想?
但是若把握黄金机遇等于为自己升官发财,则政治领袖愧对于民矣。相对于以上的争取官位,也有争资源争权益,趁势争取落实解决数项困扰沙巴日久的问题。
其中一项沙巴国阵的要求,乃废除沙巴联邦发展局。沙巴联邦发展局,是随着1990年代团结党退出国阵后成立的“统战”机构。作为发放联邦拨款的管道,沙巴联邦发展局的功能主要是以资源发放换取选票和朋党的忠诚。可是沙巴自从15年前由国阵执政以来,这个具备重叠功能的联邦发展局并没有被废除,这明显是吉隆坡不相信沙巴。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沙巴国阵还不乘机夺回资源发放的权力?
在沙巴国阵成员党之中争取权益方面走得最远的,莫过于失意联邦内阁官职的沙巴进步党,以及纯卡达山杜顺姆禄政党的民统。在上周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党代表大会上,该党主席杨德利的政策性演讲,更可说是目前为止最激烈的沙巴国阵内部言论。杨德利明确表示沙巴应该利用这个已经打开了的机会之窗争取回沙巴的权益,其中包括更大的施政自主权、检讨国阵现行政治架构、州首席部长由本州自己决定。另外,备有十四项课题的沙巴课题文件也在党大会上派发。这些老掉牙的课题包括非法移民、关闭沙巴联邦发展局、本州不公平的双重棕油税收、东西马价格应该统一等。
至于民统方面,其主席兼首相署部长东博继去年公开声称我国是世俗国之后,现在更呼吁设立皇家调查委员会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解决沙巴基本设施落后问题、以及要求国家石油确保沙巴与其他石油州属获得平等的权利。
其实无论进步党或民统所提的种种,都是团结党时代“沙巴人的沙巴”政治理念的某种重复。除了巫统未必那么关心非法移民课题之外,以上种种课题都可说是沙巴朝野政党的共识。民统要求国油在沙巴建造石油提炼厂,与人民公正党倡议的“议员跳槽配套”(从5%增加至20%的石油税于沙巴州政府)出发点一样,只是要求的程度不同而已。
弱势首相阿都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回应这么多要求。争官职还能在人事上调动,争权益则牵一发动全身,不能仓促答应。别说那些老掉牙的沙巴权益问题,连一项最简单的要求——废除沙巴联邦发展局,目前还没有通过吉隆坡内阁的“考虑”。如果阿都拉这么快就放弃发放资源的权力,还有什么办法能挟持这些拥兵自重的诸侯?
四:跳槽配套有多吸引?
相对于阿都拉的迟疑,人民联盟(民盟)则毫不犹豫宣布沙巴国阵议员可以享有的跳槽配套。其中最吸引的,莫过于石油税。根据初步估计,20%的石油税相等于18亿令吉,也等于2008年州财政预算案估计的沙巴州政府年收入。也就是意味着,若20%石油税落实,等于州政府收入两倍增加。至于这20%石油税回馈沙巴之后,加上石油价格升高但是民盟允诺不调高国内油价,会不会加剧中央政府财赤,就留待下回分解吧!
许多沙巴巫统领袖都说沙巴国阵领袖都是有尊严的,不会为了利益而跳槽,甚至批评安华言论全是政治伎俩,安华是权力狂等。但是至少两位巫统重量级领袖,都不敢对安华言论掉以轻心。副首相兼巫统署理主席纳吉和扬言挑战党主席职位的姑里,前者发表力阻议员跳槽;后者则强调沙巴巫统与半岛巫统的不一样、沙巴巫统议员可能跳槽的言论。
两名政治评论员王建民和杨允运(Oon Yeoh)在《当今大马》(http://www.malaysiakini.com.cn/)网络媒体上撰文表示,东马议员在这届国会任期内的144名国阵议员中占55人,因此民盟必须成功拉拢到一些砂拉越土保党和沙巴巫统的国会议员过档,才能拥有执政的合法性。因此安华选择9月16日为最后期限不是毫无理由的。不过,这不是一项简单任务。在砂州71席州议席掌握35席的土保党,以及在沙州60席州议席掌握32席的巫统看来都非常坚定,因此要拉拢这些议员跳槽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他们分析:“安华可能有能力引诱全部不是沙巴巫统和砂拉越土保党的议员跳槽,数目多达27人,然后在半岛拉拢另外3人,以凑足所需的30名议员数目。但是,这些政党如果不能掌握州政权,他们是不会跳槽。”
然而,困难不代表没有可能。著名部落客RAJA PETRA 认为,只要安华允诺沙统(沙巴第一个回教徒土著政党)重生,沙巴巫统的蠢蠢欲动分子,就有去处。(见http://www.malaysia-today.net/, 〈So, Are The Sabah MPs Crossover or Not?〉)但是,与其重建一个过去式政党,不如另立新党。沙巴巫统的这些考虑跳槽者,极大可能不是通过加入公正党的方式来加盟,而是通过成立另一个沙巴本土政党作为活动平台。重新掌握州自主权,本来就是沙巴政治人物不分朝野的最大公约数。
安华要撼动沙巴政坛,就不能只有沙巴巫统的旧部和旧识跳槽,也同时需要代表两大非土著社群的国阵成员党的加盟。目前的沙巴国阵内部,共有两大本土华基政党:自由民主党和沙巴进步党;也有三个卡达山政党:团结党、民统和人团党。它们可能如评论员所说的全部跳槽去民盟吗?我认为未必。预料可能出现的变局是:这些相同属性的政党若A政党留在国阵,则B政党就跳去民盟。
那么,谁是第一个回马枪反出国阵的成员党?舆论认为,在华基政党方面,最大可能的当代吕布(三国名将,刘备称其为“三姓家奴”),就是由杨德利领导的沙巴进步党。(详细可参阅曾某在4月16日《当今大马》网站上的〈杨德利,小心玩火自焚!〉。)另外,根据立克在《亚洲时报》5月1日的〈解读沙巴进步党发出的呛声〉透露,当年在联邦须拨款三千万令吉资助沙巴华教谈妥后,进步党就加盟国阵。18亿的石油税不会比三千万令吉的华教拨款吸引吗?
卡达山政党方面,则可能是首相署部长东博领导的民统。东博也曾召《马来前锋报》点名盛传将会辞职首相署部长。第九大马计划中期检讨大会上,进步党籍的谭业诚和民统总秘书威弗烈都强烈批判国阵政府边缘化沙巴,并质问:“中央政府还要沙巴吗?”如果没有党领导层的默许,相信这两位政治人物不会大放厥词。
结语:青蛙扑通逼变天是好事吗?
谣言和分析判断是否属实/落实,则留待事情的进展。如果属实/落实,则沙巴政治则会迈向另一个阶段:由原本执政精英集团分裂出来的两线制,或回归至1994年之前的“政党只不过是个别政治人物的政治载体(media)而已”的政党体系。
2008年与1994年的不同之处在于,如今的沙巴只有分别在州国议会各拥有一个民盟议员(同是民主行动党籍的斯里丹绒区州议员黄仕平和亚庇国会议员邱庆洲),人民公正党则全军覆没;而1994年的国阵掌握了可以威胁团结党简单多数的议席。如果沙巴青蛙重出江湖,虽然能够帮忙安华夺取联邦政权,但是这势必伴随着人民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在沙巴屈居小党位置的风险。引诱沙巴国阵人马跳槽,必定有着不少幕后的交易,可能是政治地盘的划分、也可能是答应不调查他们涉及的弊案。
那么,到底安华引诱沙巴国阵成员党加盟民盟,是宣扬弃暗投明促进民主转型,还是漠视选民意愿、对民主的背叛?或许这就是哲学家李泽厚一向爱说的历史的二律背反——历史总是在矛盾中前进。如果马来西亚的两线制,需要安华这位前副首相来完成,并且是采用1994年(是年沙巴团结党州政府因为青蛙而倒台)他已经驾轻就熟的引诱对手跳槽的手段,相对于民主转型的神圣目标,可谓讽刺啊讽刺!
(本文纯属个人意见,重整改写自《星洲日报》〈六日谭—兼容并蓄〉三期专栏)
2008年5月1日星期四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