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愤怒之爱——记赵明福事件

那天,当我浏览新闻网站知道赵明福遇害,心头涌起的第一个感觉是,愤怒。
当晚,一个朋友来电,向我表达他的愤怒。翌日,另一位朋友相询愤怒的感觉。
是的,不是悲伤,不是感慨,而是愤怒。我们不需悲伤,因为事情已经发生,悲伤徒增无力感;我们不需要感慨,因为再多的感慨,也挽不回这条人命。但是,我们需要一种情绪,甚至一种极端、少许负面的情绪,来解决问题。而愤怒,就是这么一种情绪。
只有愤怒,才能让我们下定决心来解决问题。只有愤怒,才能给与人民力量来改变这不公不义的一切。只有愤怒,才能让我们抛掉事不关己的疏离冷漠。只有愤怒,才能让我们将压抑在心底的不满向当权者宣泄出来。
赵明福事件之所以让人们感到愤怒,是因为它赤裸裸地让大家看清楚,不公不义的事情,是这么匪夷所思地就发生。本质上,这是一起政治迫害的悲剧。放着许多明明白白的基宫、巴生自由贸易区丑闻不查,而专门找民联议员选区拨款的漏洞,不是政治迫害是什么?(这里不是法庭,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赵明福如何被政治迫害,我现在只是忠诚地表达愤怒的情绪。)
与上个世纪的烈火莫熄不同的是,这次遇害的不是政治人物,而是在大众传媒面前无名无姓的行政议员政治秘书,一个普通的打工一族而已。政治人物遭受政治迫害,或许人们还会用广东俚语说,吃得咸鱼抵得渴,既然选择了政治这条路,就必须预算了遭人迫害。政治不是黑暗的吗?
然而,赵明福是谁?他是幕前政治人物?他又踩到了哪一个当权者的尾巴?政治就算黑暗,怎么可以殃及池鱼?黑社会都有说,“祸不及妻儿”。要政治迫害,需要灭九族吗?赵明福事件,明显地抵触了人们对坚持正义的最低底线。
赵明福事件的发生,让纠缠民联这几个星期的内斗内耗暂时停止,让声势开始上升的纳吉国阵政府重重地摔了一跤。什么雪州行政议员涉黑、回教党在manek urai补选残胜、纳吉又有什么取悦于民的“礼物” 等,这通通都不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我们这个自命文明的国家,居然会发生被传召的证人在扣留期间死于非命的这种事?
赵明福的死,为那些没有经历过98年烈火莫熄的年轻人上了一期人权的课。赵明福扣留期间的不人道对待——没有律师陪伴、不得与外界联络,正代表了人权在国家机器面前的微不足道。而那些操作情知系统的官员,他们的薪水不是以我们的税务来缴付的吗?请问我们如何能不感到愤怒?
或许,改革的过程必定需要流血。当改革目标越近,既得利益者越反抗、越垂死挣扎,流的血就越多。哲学家李泽厚不是说过吗?这就是历史的二律背反。历史在向前迈进时,总会有不公不义的事发生,从而才能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我们会记取赵明福事件。百年后,赵明福的名字将记载在史册中,成为民主转型中的义士。而赵明福事件激发起千千万万人的愤怒。对国家社会民主有爱,才有对赵明福遇害的愤怒。这种大爱,我们称之为“愤怒之爱”。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