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前首相老马对308大选的解读是正确的——308大选不是跨种族政治的诞生,只是人民不满现在的国阵领导层罢了。不错,308大选时半岛三大反对党——公正党、行动党和回教党因为达致协议一对一单挑国阵而成功创造协合(synergy)效果,一举攻下五个州属,马来穆斯林前所未有地支持行动党,华裔印裔也前所未有地支持回教党,公正党能够囊括城市区不分种族的选票。然而,与其说选民投票给跨族群的新政治,倒不如说选民一起将不满现行体制(anti establishment)的情绪发泄出来。毕竟,对现行体制的不满如贪污滥权、治安不靖、通膨高企、社会不公等,都是“跨族群”的不满。难道一个城市马来人因为通膨高企的生活痛苦指数和其他种族不一样?
为什么说308大选的结果不是真的跨族群新政治?因为选后的种种事态发展,都不约而同指出号称多元种族政党的民联,都在不同程度上表演了其种族政治。这里的族群,包括了身份认同的意思。先说回教党,选后就惊爆雪州巫统试图和回教党共组马来穆斯林联合政府的幕后真相。再来的“主权三变”,从巫统的“马来主权”到公正党回应的“人民主权”再到回教党的“回教主权”,就可知道回教党虽然将马来种族特性抛离其政治论述,但是在我国宪法下马来种族和回教特性高度纠缠在一起,回教/宗教只不过是替代了马来/种族,成为了另一个政治上的划界标准。回教国,这个回教党的最终目标,始终不可能是跨族群新政治。
行动党则如往常一样,在选后的事态发展中往往被右倾媒体如《马来邮报》描绘成反马来特权的绩效主义政党。郭素沁无端蒙上无妄之灾,除了在内安法令下被扣押,也成为《马来邮报》喜爱的标把。当一切以绩效为先,弱势的马来人就任人欺凌;当马来人不团结,效法新加坡的势力就会入侵马来西亚等的政治论述,固然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抹黑手法,但是行动党多元种族招牌的罩门,始终是不能吸引马来穆斯林的参与。这是现实,不是右倾媒体的抹黑。然而,从308大选后林吉祥和卡巴星“不尊重”皇室的言论,到行动党新科执政议员戴上官服宋谷,行动党碍于执政现实,不得不调整一路来只讨好华裔选民、充当民族英雄的路线。
至于一向来高唱走多元种族路线的公正党,其跨族群新政治又有多高分数?该党实权领袖兼在野党替代首相安华能够在不同种族的场合中坚持“人民主权”,坚持废除新经济政策代之以新经济议程,都是难能可贵的政治典范。可是公正党品流复杂、龙蛇混杂,有了一个硬闯律师公会改教论坛的马来穆斯林国会议员,近来又多了一位动不动就高喊辞去党职的印裔国会议员。前者高喊捍卫回教,后者慷慨激昂要为印度人斗争。由此可见,有了走跨族群新政治路线的头头,未必有走同样路线的下一级领袖来配合。其中兴都权益联盟的激进势力,从不满国阵体制到不满任何现状,是一项来届大选必须处理的问题。
那么,既然以上民联三党都在不同程度上残留/保持种族主义的余绪,要怎样的状况方才称得上跨族群新政治?我想,直到大马拥有一位奥巴马,跨族群新政治才真正地矗立在这片国土上。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理想。这不是泼冷水给民联,而是敦促民联三党要体认现实,从而计划迈向真正的跨种族新政治,实实在在地执行多元种族路线。我认为选后舆论一面倒称赞民联执政五州就是跨族群新政治的胜利,是一种过度乐观的态度,无助更严格意义上的不动摇世俗体制的民主转型。
公民社会需要拒绝五十年来的把戏——巫统操纵马来种族主义幽灵,更需要提防种族主义以回教党的宗教主义来借尸还魂。另外,我们应该时刻提醒弱势族群如印裔等,要立足于跨族群的视野上来超越悲情,而不是用更多的种族主义来灌溉社会不公的伤口。跨族群新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