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从回巫密谈反思族群性论述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到访马来西亚,就一言看出回教党实在有取代巫统的能耐。东南亚区域政治老大的看法,不多不少总有参考价值。是的,我也赞同李光耀所言非虚。七年前当我还在马来亚大学求学时,就已经领教过亲回教党的“青派”的实力。这与靠党国资源扶持的“蓝派”比较起来,就可知道“青派”虽然有时败选,但是其精神却是不死的。他们可以慷慨激昂赞美阿拉、可以毫不犹豫捐献给党,是十足十的意识形态信徒。你可以不认同他们所倡导的主张,但是你却不能不震惊于他们对信仰的坚信不疑。因此,如果后期不是党国机器积极介入校园政治,基本上年轻一代马来人思想倾向青派,以及背后的回教党,可说是既定的事实。
然而,我们也得避免堕入回教党支持者就是一片青旗白帽之海的刻板印象。民联霹雳州务大臣尼查,那个这么快崛起成为最受华社欢迎的回教党政治领袖,就是一反回教党刻板印象的人物。他很少青衣白帽,更少提什么回教法。1999年和2004年,对华社来说,与回教刑事法等同的回教政治是替阵成功的包袱,但是这个包袱已经在2008年大选中抛下去了。非穆斯林社群已经不再对回教党的影子感到害怕,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政治气象。许多人就有这么一个念头,管它什么回教国,这些将来再算。
回教党党选虽然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埃尔多安派系和亲巫统派系的路线之争依旧余波荡漾。华社对回教党的认同,已经随着回巫密谈、党主席哈迪阿旺和署理主席纳沙鲁丁坚持“开放对话”的言论而再次动摇。无可否认巫统是在煽风点火,见缝插针。回教党内的保守派为什么这么念念不忘与巫统会谈,讨论无论是“学术”意义上的还是政治意义上的“联合”或“团结”政府,其实是马来穆斯林社会对308大选后的适应不良。回教党党内保守派虽然不满一直屈服于民联共主安华之下,但是更让他们担忧的,是意识形态的纯粹性能不能通过民联这个便利婚姻来实现。民主行动党突出的反对任何宗教治国的立场,安华伊斯兰自由派的作风,恐怕都不大对回教党保守派的口味。
幸好我们还有埃尔多安派系。他们坚定不移地要以两线制来代替什么联合政府,他们主张公正、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来作为民联合作的基石。华社对此松了一口气,就算回教党背叛了投那些主张回巫密谈政治人物一票的选民,至少还有十个公开对记者说不会与巫统结盟的回教党国会议员。其实,华社可以反思为什么我们对回巫密谈这么反感。是不是马来人种族/宗教大团结影响到我们的神经线呢?敦马就算有时大放厥词,但是他清楚地点出纯马来人执政党的不可欲,却是精辟的。
反求诸己,如果我们对“马来人大团结”反感,那么“华人大团结”、增加人口生育等种族性主张,是不是也是惹人反感的主张?何止惹人反感,这些难道不是反智的论调吗?当我们有此宏观视野,对回巫密谈、马来人大团结的种种,是不是更加有同情的了解?我们这个国家确实还是纠缠在种族、宗教的幽灵。愿我们也能欣赏那十位回教党国会议员,不分种族地位他们喝彩。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