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士佛里德曼继2005年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之后,在今年又推出另一本砖头厚般的新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所谓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就是目前全球三大趋势——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全球化拉近竞争的距离、中产阶级史无前例的壮大。与《世界是平的》的不一样,这本新著读来有非常重的悲观味道,没有前著对全球化的赞叹。当然,佛里德曼的书是写给美国人看的。读者千万不要被台湾翻译版的书名骗了,原书的副题就明显写上绿色革命对美国人的重要性,而不是什么对全球重要云云。同一时期的美国商业政治趋势类的新书,谣传可能是奥巴玛新政府的一员——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共同财富》,主题也是对一个又热又平又挤的21世纪的政策献意书。
由此可见,在短短三年内,欧美国家的知识分子对未来的看法的改变。2005年时全球化资本主义仿佛一切都是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作者不断重复着全球化的赞歌,说十辆推土机如何将全球推平;只是警惕美国人需要迎头赶上,不然就被中国的小孩淘汰掉。《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则从一打开书本开始,就不断强调目前全球面对的危机,举凡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灭绝、气候变迁、石油国家独裁政府的猖獗等,它们不仅是重大的危机,更是立即需要处理的危机。作者不断吹促,再没有对策就来不及了。这两本新书都是写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破为全球经济危机之前,如果现在佛里德曼再写一本增订本,相信笔调更悲观。
这就是2008年的重要性——它是一个彻底反思的年份。与1998年的东亚经济危机不同,斯时东亚国家接二连三地在股市金融界兵败如山倒,尚可以诠释为举凡那些以国家为导向的市场没有接受欧美的自由经济标准,那是官商勾结的资本主义导致国家失灵的危机,只要跟着国际货币基金的标准走,包您没事。资本主义本身没有问题,是东亚有问题罢了。可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产生于全球化资本主义重镇美国华尔街。那就不是市场看不见的手被国家勒紧的问题,而是市场那看不见的手没有规律乱来的问题了。连《经济学人》都赞成欧美国家出手拯救市场,就可知道问题的严重地步是不能再管意识形态,一切以务实为主轴了。
难怪全球的“左仔”(左派人士)那么欢欣鼓舞。最近在吉隆坡召开的社会主义党大会,就有社会主义要拯救万民于水火中的调调。确实过度强调市场万能的资本主义需要改造,但是这不代表左派就能复辟。1980年代后雷根和撒切尔夫人向右转的历史大趋势引领了风骚近30年后,由于市场全球化过度膨胀,贪婪是好的观念走到尽头,当然也有强弩之末的一天。我认为,这最多象30年代经济大萧条导致经济上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政治上罗尔斯需要为罗斯福新政寻找哲学上的合理性般,中间偏左路线再度成为主流。
市场这看不见的手确实不是万能的,但是解决之道不是国家的手,而是我们需要管理来规律化市场。奥巴玛上台重用克林顿的班底,加上民主党掌控美国国会,这固然是对以布斯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的放弃,然而这不是左派的胜利,而是自由主义重新回到美国的政治主流。世界虽然又热又平又挤,但是对应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凡事政府津贴,凡事政府解决。例如要解决气候变迁,要保卫大地之母,不是依靠政府实行严刑峻法,而是仰赖利益之父——经济诱因。我从事的清洁发展机制工作,就是用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对应气候变迁的一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