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

石油与棕油——沙巴观点看两油

查阅11月才在州内阁通过的2009年沙巴财政预算案,就可发现,高达整60%的州收入是来自双油——石油和棕油。石油开采税为州政府贡献了7亿1千9百万令吉(27.97%),沙巴州独有的棕油销售税则是7亿8千万令吉(30.35%)。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肆虐,双油价格持续下降,州的收入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这个沙巴有史以来最大的赤字预算案,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收入目标,以及赤字谁买单,肯定成为问题。

先谈沙巴州的棕油销售税的问题。这个问题许多政党/团体/利益相关者都谈过,包括已经退出国阵的沙巴进步党,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棕油业者,甚至前首席部长哈里仕都表态反对继续征收如此剥削棕油业的多重税务。沙巴棕油业者面对的税务多如天上繁星,政府很象只要能巧立名目就要瞄准这个会生黄金的棕油树来打主意。州内棕油业者需要缴付马来西亚棕油局MPOB税务(每吨原棕油抽15令吉)、联邦政府暴利税(当原棕油价钱高于每吨2000令吉时才征收7.5%,代替之前的棕油津贴食油计划税金)、州政府销售税(每吨原棕油征收7.5%)以及一般的企业所得税(28%)。稍微做道简单的数学题,棕油业者需要将所得高达43%只是用来还税而已!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从来世界各国只有津贴农民的,哪有农民将43%所得给了政府后还要忍受没有基建提升计划的事?

本来好景还在时,棕油业者尚能忍受,但是现在原棕油价格从最高点每吨4400令吉跌到现在的每吨1500令吉。肥料价格却从每吨800令吉升到每吨3000令吉。加上市场已经供过于求,全球的棕油库存从2008年的590万吨升到今年年底预料的770万吨。连大型的种植公司都说要展开“减肥计划”(不施肥),更何况小园主的心事谁人知?大型种植公司可以用手上的余裕现金趁机购并种植土地,可怜苦于还银行贷款的小园主含泪将种植地卖出,这会引发另一轮的大吃小——棕油业市场越发受几个大集团控制操纵。

棕油业的问题和能源政治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石油是会枯竭性的能源,而棕油除了可以用来制成食油,也能够用于混合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之一。联邦政府其中一项减低全球原棕油库存的措施,就是明年将会立法通过国内的柴油必须是生物柴油。许多种植人都呼吁州政府废除掉7.5%的棕油销售税,但是占预算收入30%的棕油销售税能说废掉就废掉吗?除非沙巴有别的替代收入。说来说去,人们总会向石油打主意。估计州政府只要能够成功争取到多6至7%的石油开采税,就能弥补撤销棕油销售税造成的损失。这就是民联向产油州作下的承诺,州政府应得最少20%的石油开采税的根据。在联邦层次而言,行动党更建议用国油公司的3分1收入来救市。

然而,政治人物不断用天然资源的收入向人民开支票,是值得鼓励的吗?回到能源政治的定律:拥有能源的政府是不会认真发展经济的,这就是所谓的能源的魔咒。举凡海底下的石油天然气到婆罗洲热带雨林的盛产木材,都是无需运用大量商业创意以在市场竞争的原产品,只要你能挖出地底下的油气,砍伐到处茂密的处女林,财富自然源源不绝,滚滚而来。为什么沙巴天然资源丰富却是全马最高贫穷率的州,就是这些天然资源会使到无论州政府或商界缺乏诱因去涉及更具竞争性的其他行业。资源最丰富但是却比半岛普遍慢上数年的节拍,绝非偶然。如果人们只满足于一时的用天然资源来糊口而没有长远的计划来发展一地之经济,一旦天然资源用尽,收入就会打回原形。所以,用石油来救棕油或救市只是一时之策,况且现在的原油也是价格低迷。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