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在北根巫统区部大会上畅谈当年参政的经验,有些讲词值得玩味。第一,当22岁的他要延续父亲的政治遗产时,演讲还会双腿发抖,证明没有领袖是天生的,就算他是首相之子。第二,当时的他刚从伦敦回来,马来语并不灵光,所以担心词不达意。关键就在此处,以捍卫马来民族权益为己任的巫统最高领导层的第二代,为什么会“刚从伦敦回来所以马来语不灵光”云云,到底是怎么回事?
22岁的纳吉刚从海外留学归来,就算在伦敦期间天天讲英语,如果他从小到大都是在家庭里以马来语沟通,应该不会有马来语不灵光的问题。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纳吉以至他的表弟希山慕丁的整个拉萨和胡先翁家族,这个马来社会里的上流阶层的“母语”不是马来语,而是继承英殖民时代英人刻意栽培的马来行政官僚的余绪——以英语为家庭的沟通用语!日前才被法庭宣布内政部长越权而释放的光头佬Raja Petra Kamarudin,也是英语能力比马来语还强的马来贵族。再看前首相老马,也是在其英语部落格中挥洒自如的马来精英,统治末年还要强硬推行英语教数理的政策呢!
若不嫌以偏概全,巫统的最上层精英,都是以英语为第一语文的马来贵族。他们总是感到心虚,因为其“马来特性” (Malayness)的底气不足。而偏偏这些马来贵族,往往需要以行动证明其 “马来特性”,不是高喊什么“以华人的鲜血来洗马来剑”,就是接连三年举马来剑直到308大选惊看选民反应为止。现在正逢巫统改选季节,种族性言论更加层出不穷。于是雪兰莪发展局代总经理的人选也能成为课题,槟城州的多语文路牌也拿来炒作一番。再之前发表寄居论的小小巫统区部主席阿末,也不是因为其南亚人的血统不够马来化而大放厥词?
当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强劲“改变”之风吹袭全球,于是这些马来贵族也要改口谈“改变”。现任首相阿都拉说马来西亚也可以选出少数民族为首相如果人民认同,下一任首相纳吉也开始谈改革新经济政策。可是当这些马来精英高谈阔论什么“改变”时,底下的真正马来语说得纯正无比的马来作家联盟,还在那边谈“非土著可以当首相,除非他们完全认同社会契约”,而“社会契约就是完全认同马来特权”的种族论述。
究其实,这些马来语文种族主义者也是被蒙骗的一群。一来他们支持的执政精英,虽然每每以种族权益斗士自居,可是这些斗士的光环建立在权力意志之上。一旦环境生变就可以跟着做出政治上的改变,根本不是什么纯粹的种族意识形态的信徒。二来所谓的种族主义,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纯粹的人种?以种族主义为终生追求的理想,真是虚幻不实啊!
不错,虚幻不实的种族主义也有其真实的一面——当人们能以相同的语言沟通,活在相同的文化环境里,心里总是踏实些。但是,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也仅此而已。什么种族有什么样的特权,百年之后,只是笑话一场罢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