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星期一

权力的交接与平衡

巫统党选终于尘埃落定。党选的结果,计有以下特征:

1. 阿都拉阵营仍有残留实力。现任首相阿都拉虽然在去年三改交棒期限后沦为跛脚鸭首相,但是其阵营的残留实力,足以在党选前惊涛骇浪的攻击下突围而出。巫统两大臂膀巫青团和妇女组都由与阿都拉关系密切的人当选:原任巫青团副团长凯里,在激烈的三角战中脱颖而出,升正成为总团长;原任妇女组署理主席莎丽扎更是获得64.4%的支持率,击败老树盘根的原任主席拉菲达。别忘了,这还是在受到巫统纪律局围剿之后的胜利。除此之外,巫统母体的改选,也见证了一些与阿都拉关系密切的最高理事成员当选,如莫哈末再因、依斯迈沙比里、沙兹曼、前吉打州大臣马哈兹尔、前副财长部长阿旺阿迪、巫统少青团团长阿都阿兹拉欣、前登嘉楼州务大臣依德利斯尤索夫,以及韩查再努丁。
2. 纳吉阵营大权在握。候任首相纳吉阵营可能在之前一天的巫青团和妇女组改选后全力拉票,致使翌日的署理主席和副主席之战大获全胜。虽然早前曾经传出中央代表可能掀反风,吉兰丹王叔拉沙里还大胆预测反风不小,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毫无意外地由新任巫统主席纳吉的属意团队横扫,让巫统正式迈入“纳吉时代”。至为关键的署理主席之战,慕尤丁一扫之前被指选情告急的颓势,以大比数击败英文不好的莫哈末泰益。阿末扎希与沙菲宜阿达成功在副主席八角战中脱颖而出,并不令人惊讶。不过,赛前被指排名第四的希山慕丁,却成功扭转劣势以第二高票入榜,其中第四度亮剑、抬出爷爷、爸爸为自己打同情牌,策略得宜。
3. 沙巴帮的崛起,沙巴在全国的权力版图所占的位置更形重要。首先,罗斯娜当选女青年团团长。在四名竞选巫统最高理事的“一州之长”(州务大臣或首席部长)之中,沙巴首席部长幕沙阿曼是唯一一位当选的。另外,成功中选的最高理事包括了大家熟悉的邦莫达,以及拉京奥津。官拜团结、文化、艺术与文物部部长的莎菲益,也缔造历史,成为巫统成立63年来第一位来自沙巴的人选,当选副主席一职。这是沙巴巫统阵营有史以来担任的最高职位。这是308大选的后遗症,沙巴除了是国阵的票仓、更是巫统区域政治的一股庞大势力。莎菲益当选副主席后必将在内阁改组中担任更重要的职位,如目前盛传的国际贸工部部长,以后那些爱表演中央政府边缘化沙巴的巫统政治人物,不再那么容易演苦情戏、扮敢怒敢言的英雄了。
4. 马哈迪势力完全是人走茶凉了。就算马哈迪意图为儿子幕克里兹打气,可是巫青团选举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宿敌凯里成功突围击败幕克里兹。无论马哈迪炮轰巫青团公开纵容贪污,推选遭纪律局证实涉及金钱政治的凯里为新团长、甚至杯葛巫统大会不出席大会,人走茶凉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了。虽然马哈迪一度与纳吉阵营合流施压阿都拉提早退位,但是目前纳吉阵营大权在握,喋喋不休的权力老人想继续垂帘听政、妄想保护并推动其政治遗产,都无疑是妙想天开。与其说纳吉时代重返马哈迪主义,倒不如说纳吉想向他父亲拉萨看齐。
如果要为本届党选定位,莫过于“权力的交接与平衡”。纳吉时代的开启、国王的人马能够横扫署理主席和副主席职位,马哈迪再没有显著的影响力,就是一种权力的交接,一代新人换旧人。为什么阿都拉阵营在受到巫统纪律局围剿后还能出掌两大臂膀的主席一职,沙巴帮的崛起,正是权力的平衡所致。有趣的是,上一届阿都拉还在权力顶峰时,幕克里兹就以最高票当选巫青团最高理事。与马华公会比较,君不见马华中央代表也选了一位蔡细历来制衡翁诗杰吗?权力的交接与平衡,都是各人各派因为利益而聚而散的过程,没有人能永远站在最高峰,也没有人能永远保持着一样的盟友。当思及此,怎么有权力者不谦卑些呢?

没有评论: